Phone

+02-25074196

Email

lkk@l-kk.tw

營業時段

一至五: 13:00 - 22:00 六日: 10:00 - 18:00

文:練健康 林禹伸教練(彎槓訓練營)、練健康 鄭宇劭教練

健身風氣漸起,許多人都瘋起南瓜肩、蜜桃臀。

尤其是下肢,包含人體許多重要肌群,股四頭肌群、臀大肌、臀中肌等等。當下肢的肌肉被訓練,也能連帶提升身體其他肌群的力量表現。而有力又漂亮的翹臀,更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但你有想過,有些人照片裡漂亮又性感的翹臀,可能只是骨盆前傾產生的假性翹臀嗎?

骨盆前傾是什麼?

骨盆前傾 (Anterior Pelvic Tilt) 是骨盆在矢壯面旋轉的動作,骨盆前傾會讓腰部後彎曲線(lumbar lordorsis curve)變大,出現明顯的腰部曲線、小腹突出,當我們做出拱腰椎(arch)的動作時,基本上就是讓骨盆處於前傾的位置。(健美小姐的posing就是這樣)

相對於骨盆中立位(脊椎內在壓力最小,肌肉處在最輕鬆狀態),骨盆的上緣較靠向前側、下端則朝後側偏。

而與骨盆前傾相反的,則是骨盆後傾 (Posterior Pelvic Tilt) 。骨盆後傾會讓腰部處於平直的狀態,但無法顯現身體前凸後翹的曲線。

簡單來說,如果我們把骨盆想像為一桶水,骨盆前傾會讓水桶的水往前流出,骨盆後傾則會讓水桶往後倒出。

骨盆中立、骨盆前傾、骨盆後傾
骨盆中立、骨盆前傾與骨盆後傾

造成骨盆前傾的原因有哪些?

1.久坐

當我們長期處於久坐的狀態,人體最大的肌肉——臀肌與腿後側肌群會被拉長,造成肌肉緊繃與僵硬。在此種狀況下,屁股便無法把骨盆下端往前推回正常中立位。更甚者,久坐也會讓前側的軟組織縮短與緊繃起來,使得髖關節活動度受限,進而改變身體重心,加劇骨盆前傾。

此外,久坐也會影響腹肌;當腹肌無力時,便無法把骨盆上端與腰椎維持在中立位置,上述種種因素,都會使骨盆被往順時針方向拉動,造成有些人明明看起來是瘦的,但卻有小腹凸出的現象。

久坐導致骨盆前傾
久坐導致的骨盆前傾

2.用不良姿勢練太多仰臥起坐與抬腿動作

首先是仰臥起坐。在做仰臥起坐時,屁股與大腿為動作固定端,但仰臥起坐本身是讓軀幹往大腿方向靠近,無疑地使用到了大量的腰大肌與髂肌。(這兩個肌肉長期縮短與緊繃,就會加劇骨盆前傾)

另外是抬腿!抬腿本身是髖屈動作,與仰臥起坐的概念雷同,因此也會大量使用到腰大肌與髂肌。然而這兩個動作都必須要正確啟動腹直肌,才能將骨盆與腰部比較穩定的排列。如果動作過程中出現腰部痠痛,可能就需要拱腰,讓骨盆在比較前傾的位置。
總之,大家愛練的這兩個動作,所練到的腹部,只是動作過程中的一部分,但卻都極有可能改變身體的排列,讓骨盆前傾。

如何自我檢測有沒有骨盆前傾?

有些人會說照照鏡子就可以知道自己有沒有骨盆前傾。但其實用視覺評估,是很容易會有誤差的測量方法。有些人肚子本來就很大(啤酒肚或是孕期),或是屁股本身就練得很俏等等,都會影響視覺,造成誤判。

那麽,如果靠觸模或觀察ASIS/恥骨粗隆(PUBIC TUBEROSITY)在矢狀面的投影排列(連成接近一垂直線,傾斜度男性大概在5度左右,女性為10度),就可以了吧?

雖然這個方法蠻好用的,但因為每個人的骨盆都長得不一樣,ASIS/恥骨粗隆的狀態也不一樣,加上當骨盆處於中立位時,其實也會稍微往前。

那骨盆前傾需要改善嗎?如何改善?

如果發現自己有骨盆前傾,需要馬上改善嗎?答案是看情況。骨盆前傾一定會造成姿勢不良、身體疼痛?目前我們還不得而知,因為有些人從出生開始就有骨盆前傾的狀態,但也沒因此不舒服過,醫界也尚未完全定論姿勢跟下背痛的關聯。如果骨盆前傾不會造成你生活中的困擾,那麼也不一定需要改善。

不過如果是久站時,出現骨盆前傾、脊椎後側承壓過大,產生腰酸感,或運動時出現下背酸痛(大部分為非特定型下背痛),就會建議調整動作。

若在重量訓練需要扛重深蹲時,因身體有額外負重,還是建議維持骨盆在中立位,會較為安全。

最後我們也分享幾個改善骨盆前傾的動作,幫助增加骨盆周邊肌肉協調能力、骨盆外側肌肉穩定能力與核心肌群穩定能力。

動作一:側撐髖關節外轉

1.側躺姿右側在上,上半身呈現直線。髖關節彎曲45度,膝關節彎曲90度。

2.以左手肘與左膝蓋為支撐點,將骨盆撐起。

3.維持撐起姿勢,骨盆不動,將大腿往外往上打開。

4.反覆進行8-12次。

側稱髖關節外轉運動
側稱髖關節外轉運動

動作二:髂腰肌伸展

1. 起始動作:單膝跪姿於地面,前腳的小腿垂直於地面、後腳大腿與軀幹約成一直線。

2. 保持脊柱伸直,骨盆後傾,感受大腿前側肌群微微伸展。

3. 骨盆水平向前移動,感受後腳大腿前側肌群與腹部肌群伸展,過約10秒後再回到起始動作。

髂腰肌伸展
髂腰肌伸展步驟

動作三:橋式

1.身體躺平在地面上。

2.雙膝彎曲讓腳底踩在地面上,與肩同寬。

3.須注意骨盆維持在中立位置。

4.雙手自然伸直,手掌掌心朝上,肩膀放鬆。

5.配合呼吸。雙腳用力往地板踩,抬起屁股。

6.讓身體、膝蓋、骨盆和肩膀連成一線。

(同場加映:練健康動作資料庫-橋式

動作四:鴿式

1.一隻腳往前腳板朝內並且膝蓋彎曲,後腿向後伸直。

2.輕輕的深呼吸後,吐氣時慢慢將上半身往前腳彎曲,感受前腳臀部與後腳前測被伸展。

3.停留8-12秒後,再換另一邊。

鴿式
鴿式

Recommended Articles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