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很累又怕跌倒? 走路速度決定了存活率! - 練健康
Phone

+02-25074196

Email

lkk@l-kk.tw

營業時段

一至五: 13:00 - 22:00 六日: 10:00 - 18:00

家裡長輩原本同一個距離只需要短時間就能走到,現在卻需要花越來越多的時間嗎?

根據衛生福利部110年統計顯示,跌倒僅次於交通意外,是65歲以上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的第2位。因此對於長輩的行走安全,不能忽視。

編輯/ Areti

【走路速度決定長壽與否!?】

根據研究顯示,走路的速度,就如同一位長者身上慢性病和住院的次數,是預測未來存活率的有力指標。

在邁入75歲的高齡之後,走路速度較慢的長者會比正常速度走路的長者早大約6年死亡,比快速走路的長者早大約10年死亡。(Judge, 2022)

研究發現走路越慢、行走變化性越高的長輩就越容易跌倒。

步態異常會導致走路速度變慢、跌倒機率提高,

但只需要學習正確的步態就可以有意識的預防跌倒及失能,越走越長壽!

怎樣是步態異常?會怎麼樣嗎?

根據Verlinden et al的研究發現,步態的異常與年紀增長成正比關係。

長者隨著年紀增長,小碎步、腳抬起的高度不夠、走路容易左右搖擺不穩定、雙腳重心轉移困難等步態異常的狀況屢見不鮮。

每個人走路的速度直到70歲都是在一個穩定的範圍內,過了70歲以後便會開始越走越慢。

而最常見的原因是因為小腿肌的萎縮,導致步伐(步長)越來越小,

原本同一個距離只需要短時間就能走到,卻需要花越來越多的時間。

小腿肌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小腿肌推進身體往前邁進,然而力量卻隨著年紀下降。

不過也有發現長者會用髖關節(大腿-屁股)的肌肉代償小腿肌的萎縮。(但也因此會覺得走路更累)

步態異常除了感知失調和神經相關疾病的影響,

髖部及踝部肌肉量不足也會影響步態,而導致步態異常常見的原因有:

  • 走路姿勢、習慣不正確
  • 肌力不足、關節活動度不夠
  • 平衡下降

步態異常之銀髮族,常會降低行走速度、採取代償性動作行走,導致異常的步態模式。這種方式除了耗費更多體力之外,還會增加關節損傷等結構上耗損的機率。 (李棟洲、武俊傑,2015)。

長期走路步態不正確,可能導致部分肌肉如小腿肌太緊,運動上有困難並導致代償,及早重新訓練如何正確走路才是上上策。

怎樣才是正確步態的週期?

一個完整且正確的步態週期,簡單來說,從一邊的腳跟著地算起直到另一邊腳跟著地為止。

分為兩個階段:

  1. 站立期 (stance phase)
  2. 擺動期 (swing phase)

站立期也就是腳在地上的期間,在此期間包含單腳及雙腳支撐,

也就是其中一隻腳要承受大部分(雙支撐)或全部體重(單支撐),佔步態週期的 60%。

而擺動期僅佔其中的 40%,其中一隻腳被抬起並往前踏步(與地面沒有接觸),

身體重量則由另一隻腳單腳承擔。

害怕跌倒也會導致步態異常!(Osoba et al., 2019)所以首先要先有意識地調整行走的習慣,

按照正確的步態週期,練習踩地及離地的順序,走得更確定、安全!

以上圖右邊腳為例:

  1. 將右邊的腳跟先踩地 (初始著地-Heel Strike)
  2. 在慢慢依序落下腳掌(承重反應期Loading Response)和腳尖貼地(支撐相中期Mid-stance)
  3. 往前推進的同時,先將右腳跟離地(支撐末期Termical Stance)
  4. 同樣依序抬起腳掌(擺動前期Pre-swing)及腳尖離地(擺動初期Toe-off)
  5. 這時右腳完全離地,膝蓋彎曲至60度左右,往前跨步(擺動中期Mid-swing)
  6. 往前跨步直到右腳跟再次著地前,則是擺動期的最後一步(擺動末期Terminal swing)

並注意行走時雙腳約與骨盆同寬(或比骨盆稍窄)、膝蓋不鎖死

還有什麼可以改善步態嗎?

研究發現下肢肌肉力量每增加一Nm/Kg(力量單位),失去平衡的機率就少20%。( Osoba et al., 2019)

也就是說只要增加下肢肌力,就可以有效增強平衡的能力!

Keating et al. (2021)發現對於長者來說阻力運動對於步態和平衡都有正面影響,

主要原因也包含了阻力運動增加了下肢肌力。

而阻力運動對於>65歲的長輩來說,也既安全又可以達到效果

除了一些平衡訓練、輔具和北歐式健走,

可以透過肌力訓練加強走路時會用到的肌群改善力量和走路速度。

但安全上還是需要專業人士指導,避免在運動時受傷。

可以先從一些簡單安全的訓練,以椅子等固定物品為輔助在家訓練肌力,

如抬腿運動、側抬腿運動、膝彎曲運動、踮腳運動。

或是練健康也有提供長者友善的一對一教練課(60歲以上免費!)

『一對一教練課這邊報名:https://www.surveycake.com/s/dM8zK

也可以到復健科讓醫師評估異常的原因,並安排進行行走步態的訓練避免跌倒,預防失能。

維持健康的身體才能掌握人生的主導權!

Recommended Articles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