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ne

+02-25074196

Email

lkk@l-kk.tw

營業時段

一至五: 13:00 - 22:00 六日: 10:00 - 18:00

目前在台灣,不論是健保物理治療還是自費物理治療,原則上都必須先經由醫師評估、檢查和診斷,再做物理治療,否則就有觸法的疑慮,針對這點,也是物理治療團體爭取修法的最主因之一。

沒有健保束縛 評估治療更全面

       並非健保物理治療不好,但自費物理治療能做到健保無法提供或完善之處,而坊間物理治療多以自費為主,與醫院或診所健保物理治療相比,所需費用相對較高,但治療較能採取一對一,也就是一位治療師對一位病患的方式,治療時間上也較充裕,不太需要與其他患者搶預約。

       此外,自費物理治療所提供的治療內容和儀器等軟硬體設備,不論等級還是機型,都比健保物理治療更為進階,最後在個案整體評估上,也能較完整的全盤思考對患者的評估,徹底了解患者的需求及回饋後,給予個人化治療以達更好療效。

爭取專業自主 不依附誰之下

       大環境薪資凍漲、有限的升遷結構、以及隨時觸法的風險,是現今很多物理治療師心中的痛點,也是許多有志從事物理治療當作為職場規劃令人憂心之處。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進一步指出,台灣的物理治療師不能直接治療病人,需要有醫師的診斷、照會或醫囑,病人才能接受治療,這讓物理治療師的專業無法提升。

然而台大在2008年成立「台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是全台最早創立相關科系的物理治療學系,自此走上專業自主的道路,不再隸屬於復健科的功能性單位,這突破性的做法讓物理治療師們重拾往前的動力。

衝撞舊體制 重新檢視專業

       還有大學物理治療課程由原先的四年制延長為六年制,除增加更多元化的課程和不同領域的學習範疇,也提供學生們更多元的選擇,透過拉長實務的實習時間,讓未來在物理治療上的專業人才,面對實務與理論的銜接上可以更加緊密,有利物理治療師證照制度推展的更加專業。

       政府的逐漸重視、有需求者的支持以及物理治療師法的修正,是否能成功讓物理治療相關產業達到更符合現今的世界趨勢,大家也都在引領期盼。不可諱言的是,面對逐漸看好的前景,除有利發掘潛更多物理治療的人才,現職從事物理治療的相關人員也能雨露均霑,對國家、對民眾以及物理治療人員都是一大利多。

----------------------------------

參考資料:

https://www.tpta.org.tw/articles.php?type=news&pid=344

https://www.ntuh.gov.tw/ntuh/Fpage.action?fid=3154

延伸閱讀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加入官方LINE詢問

加入好友

Recommended Articles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