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也需要教練?!科學化訂定目標訓練讓你跑得更好 - 練健康
Phone

+02-25074196

Email

lkk@l-kk.tw

營業時段

一至五: 13:00 - 22:00 六日: 10:00 - 18:00

編輯/魏琪芳(大衛編)

大家有看過我們對於跑步運動訓練的綜合補帖了嗎?(〈訓練週期、裝備大解惑——跑步運動必備綜合補帖〉)回顧這一系列跑步運動的主題,從運動傷害處置到跑步肌力訓練介紹,接下來要跟大家談的是科學化訓練方法與教練對運動的幫助!

把握運動日誌,觀察運動訓練量,以及記錄耐力訓練,這些都是幫助跑步訓練科學化的好方法。

另外,無論是初學者或是運動老手,尋求能夠幫助你走在正確、優質運動訓練道路的教練也非常重要,來看看怎麼讓自己的運動訓練品質更加分吧!

如何做到科學化的訓練

科學化的運動訓練未必要像電視節目上那樣有各種高級運動器材、氧氣罩、旁邊有人穿著白袍拿著紙張在記錄才叫科學。科學最基礎的觀念之一,是透過有系統的觀察,來對問題提出假設,然後再去驗證。

舉例來說,我們的問題是「間歇跑還是反覆跑對我的成績提升比較多?」那麼就需要知道不同訓練比例後的比賽成績。好好把每天的訓練記錄下來,包括訓練內容、身體狀況、測試成績等,才能夠找出問題的答案,或許你會問說「我記憶力很好,憑印象不行嗎?」還真的不行。

其實人的記憶與注意力是很容易出錯的,在主觀記憶下,可能誤以為反覆跑比較累會提升比較多力量,但是其實最後成績可能沒有太大差異,或是忽略了不同時期的身體狀態、飲食、其他肌力訓練對於成績造成的影響。

一、記錄你的運動日誌

科學化訓練最根本要從基礎觀念開始質踐,也就是「紮實的做記錄,不要憑印象和感覺。一份科學化的運動日誌應該具備的基本內容包含:

  1. 日期、天氣狀況、氣溫
  2. 訓練內容。包括專項訓練與輔助訓練(例如肌力訓練)
  3. 備註事項。例如身體狀況、感受等

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加上不同項目,例如是否有疼痛發生、其他特殊的事項等。除此之外,還可以再記錄訓練心率、運動自覺強度(rate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

二、運動自覺與運動訓練量

運動自覺強度表可以用來判斷運動的強度,幫助你調整訓練量,監測自己的身體狀況。運動自覺量表有兩種格式,一種是滿分 10分,另一種則是滿分20分,比較推薦使用滿分20分當中6到20分的範圍。因為更容易和運動心率做比較,適合具有運動習慣的人。而且這個表格可以再乘上時間來計算運動的訓練量,例如運動自覺強度為15,乘以運動時間 60 分鐘,那麼就得到 900 這個數值,可作為運動訓練量的參考。

(表格來源:《好痛痛》,頁158。)

三、耐力訓練的記錄方式

可以使用運動中的心率、運動自覺強度、訓練距離(每天多少公里),做為跑步訓練量的記錄。此外還可以使用以下幾種方式來監控身體狀況,確認有無過度訓練。

  • 第一種:早晨的安靜心率(不活動的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跳的次數)。
  • 第二種:心率變異(heart rate variability, FIRV)的測量方法。意思是分析心跳、脈搏頻率之間的變化程度。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販售相關穿戴裝置與評估的軟體,大家可以多加留意,再搭配APP進行量測。
  • 第三種:中樞神經的測試。可以使用握力或是手指觸按的頻率以及垂直跳能力來評估,手指觸按的頻率可以下載「CNS觸按測試」的APP(兩大系統皆有),進行中樞神經的評估。

如何尋找適合你的教練

台灣近幾年健身運動風氣興盛,相關運動課程、教練的選擇也越來越多,究竟該怎麼選擇教練呢?但是在這之前應該先知道,什麼樣的人需要教練?答案是,每個人都需要!

原因是在訓練過程中,每個人都可能會有盲點,因此透過一名受過培訓的專業人士可以讓你省去摸黑走路,在迷宮裡打轉的時間,同時也可以在比較安全、降低傷害的情況之下,更有效率、更全面的安排訓練計畫。

一、初學者該怎麼選擇教練?

有些人會認為自己是初學者,應該等達到一定程度再來請教練比較划算,運動、健身課程動輒好幾千塊以上,什麼都不會真的就應該直接請教練嗎?其實在考慮花費之前,應該先思考自身身體的需求與教練的合適度,找到適合的教練可以幫助你少走很多冤枉路!

對於運動訓練初學者來說,最大的狀況是平時工作、課業忙碌,因此沒有太多剩餘時間建構有關運動的知識,專業訓練的技巧掌握難以自行判斷,以及相關知識的學習方式也比較缺乏經驗。這時候找一個經歷豐富、學理知識與術科操作能力都優異的教練是第一條件,再來更重要的是「信任與合適」。

好的教練具備優異的能力是基本,更要注意的是能讓人信任,且彼此溝通和相處上都十分融洽,這樣的教練對你的幫助才會最大。

如此一來,教練能在你有限的運動時間內,安全、有效地安排訓練課程,引導你進入運動的世界,並且透過訓練來促進健康,培養出能跟著你一輩子的興趣!

二、教練能讓運動老手的你練得更好

對高階選手來說,教練能夠協助規劃,可以讓你無後顧之憂的專注訓練,這也是為什麼職業運動隊伍之中可能有總教練和數名助理教練,就是透過不同專長的教練們給予選手們全方位的協助,讓運動員只要專注在執行訓練、給予訓練回饋、以及上場比賽。

如果你的狀況是運動中高階者、具備長期運動習慣的人,本身對運動知識學習的能力不錯,那麼可能不必花錢請教練,而是可以參加一些訓練相關的研習課程,購買跑步書籍參考、找尋網路資源來學習,或是參加跑步俱樂部與資深跑者交流。

那麼這時候教練對於中高階跑者的意義為何?就是幫助你判斷資訊以及訂定更完整、量身打造的訓練計畫!尤其是可以挑選具備專項專長的教練,如此能夠透過他的專業讓你的運動能力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像是具有運動科學、個人運動指導,或是各類專項證照能力的教練都會是不錯的選擇!

如何四堂課學會使用自己身體?練健康樂齡肌訓練團課簡介!

經過先前一系列文章的介紹,我們都知道肌力訓練對於跑步運動很重要,但是卻不知從何開始嗎?健身房內的器材五花八門,不確定如何正確使用?初學者不知道要不要直接找教練,想先跟大家一起「練練看」嗎?練健康「肌力團課」給你安全且有效的學習成效!團課教練會協助調整動作,並全程關注動作安全,確保訓練上安全無壓力!來看我們的團課詳細介紹吧!

參考資料:

好痛痛醫療資訊站著:《好痛痛——醫師、物理治療師、教練聯手救治你的運動傷害》(台北市:深石數位,2019)。

延伸閱讀:

Recommended Articles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