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過往資料顯示,我國65歲以上高齡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當中,跌倒因素高居第二位,可見跌倒也是高齡者們一項容易忽略、看不見的隱形殺手。

預防老年人跌倒及訓練!

骨科醫師談重訓與肌力,骨折開刀後需合適運動!
林佑璉醫師指出,年紀大的高齡者容易有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等症狀,除了本身關節的問題外,很大因素是來自肌力流失。因為肌肉力量不足,會造成關節過度承重,造成退化性關節炎;所以需要用漸進安全的方式讓長輩重新建立肌力、找回骨本。

你的身體健康嗎?復健科醫師教你4個簡易身體檢測!
我國訂有國民體適能檢測實施辦法,內容提及體適能檢測之實施方法有身體質量指數、腰臀圍比、屈膝仰臥起坐等14個項目,簡單來說可以歸納為心肺耐力、身體組成、肌(耐)力與柔軟度等四大要素。復健科醫師分享其中四個身體素質的檢測方式,讓你知道如何用幾個方法了解字地餓身體狀況哦!

心理受傷,也算運動傷害!淺談「運動心理學」及4個訓練策略
「運動傷害」不僅只有限於生理上的傷害,心理上的傷害也是不可忽略的其中一種運動傷害。除了認識運動員的復健心理建設外,老年族群也需要心理支持,適當的鼓勵和建議有助老人養成規律的運動, 是我們對於中高齡訓練、銀髮族訓練中應該注重的。

老人運動5個重點!「跑步」和「重訓」練到的不一樣!?
老人運動怎麼挑?重訓挑深蹲,跑步換游泳!?專家建議中老年者需有適當肌力鍛鍊,以維持肌肉量、心肺功能和骨質強度維持水準或提升,降低失能機率。有氧運動最大的特色在於提升心肺能力,長時間會讓身體產生腦內啡和肌肉放鬆,對於緩解輕度憂鬱和幫助睡眠都很有助益!

老年人有慢性疾病運動怎麼做?5種疾病及訓練注意事項
肌力訓練能減少死亡率和緩和罹患慢性疾病的危險 ,規律的運動習慣更是減低及改善跟老化相關的功能性退化的有效方法。本篇將簡介五種常見慢性病提供的訓練課表及你適不適合做運動的篩檢表,而最重要的是適當的鼓勵和建議有助老人養成規律的運動 ,把目標降低,才能把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越練越健康。

中風怎麼辦?73歲秦阿姨小腦中風、手腕骨折|靠重量訓練擺脫拐杖
小腦中風後如何訓練?73歲秦阿姨在兩年前小腦中風且左手腕骨折過,目前走路需要輕度依賴拐杖,自述平常容易頭暈、且平衡不佳,當初藉由女兒帶來練健康,希望透過重量訓練來避免老化太快。再經過十幾堂課的努力,現在硬舉重量上升外,精神健康也進步許多!

中風後可以訓練嗎?談中風症狀成因及訓練介紹
根據統計,中風後患者的平均肌肉爆發力只有同年齡無中風者的40-60%,心肺功能是同年齡無中風者的50-60%因為失去身體能力、疲勞感增加,所以導致中風患者傾向不活動,再進一步造成身體功能退化,使得跌倒、失智的風險增加。如何辨識中風及訓練?今天就一起來看看!

中風後肌力你該注意什麼!|藉85歲阿公學員帶你看動作評估及訓練內容
中風怎麼辦?中風康復後一定要做肌力訓練!?怎麼練?不同中風病患在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動作能力的差異非常大,家屬、教練能如何進行完整的評估,包含醫療專業人員的理學及功能檢查,及需要注意哪些症狀,才能在安全的情況下訓練,增加生活自理能力,重新找回獨立輕鬆的生活!

中高齡肌力訓練為什麼重要?健康是怎麼練出來的?
分享中高齡肌力訓練用意及中高齡肌力訓練注意事項。年紀漸長肌少症及骨質疏鬆狀況日漸明顯,慢性疾病也陸續出現,唯有透過肌力訓力才能解決下蹲困難及擁有嘗試擺脫拐杖的機會,透過身體檢測課表、訓練菜單,也有居家運動,讓你就算年紀漸長,身體健康卻能更勝以往,讓你重拾輕鬆自由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