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結構性問題」和「功能性問題」,可以幫助就診時更順利!另外,想要在簡短的看診、治療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懂得怎麼問問題還有敘述自己的狀況是相當重要的事情!本文從兩大方向,也就是負責診斷的醫生,還有專精於治療的物理治療師著手,向大家分享溝通的小訣竅!

身體痛到底該怎麼說?如何與醫生、物理治療師溝通

復健?物理治療?——淺談物理治療相關知識
運動傷害進入恢復期,該怎麼做才能好得快?除了「物理治療所」之外,還時常看到「復健診所」。如果選擇物理治療,會有什麼治療項目可以參考呢?五大物理治療自費項目,包括震波、增生療法、PRP自體血小板注射、Redcord紅繩懸吊系統、徒手治療與運動治療。

運動需要醫學?復健科醫師分享「運動醫學」的重要性!
運動醫學是一門跨領域的團隊科學,只是可能民眾會覺得運動醫學是「運動員」專屬。台安醫院復健科醫師林嘉韻醫師指出,這門科學涵蓋所有運動前的防護、過程中發生或導致的任何問題,同時也強化運動中的表現。運動醫學除了適用於運動員,更能協助一般人維持身體機能、保持身體健康和改善生活品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