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ne

+02-25074196

Email

lkk@l-kk.tw

營業時段

一至五: 13:00 - 22:00 六日: 10:00 - 18:00

大家有聽過增強式訓練嗎?

練健康肌力與體能教練曾子桓分享他自己小時候為了跳更高,在網路上找到「籃框終結者」的訓練菜單後就馬上開心的訓練,一個動作一天跳個幾百下是常有的事,不知道有沒有進步,但幸好沒有因此把膝蓋跳壞。

直到成為教練的現在,才發現這套訓練內容,其實就是一個「變質」的增強式訓練計畫。

什麼是增強式訓練?

子桓教練說明,增強式訓練的定義為「盡可能在活動中使肌肉在最短時間達到最大力量」為了達到此目的,訓練中不可或缺的就是「伸展—收縮循環(stretch-shortening cycle,SSC)」

SSC包括了「機械生理模式」與「神經生理」兩種:

*機械生理模式:基本上是由肌肉肌腱組織在快速伸展過程中彈性位能增加且被儲存,並於接下來的向心收縮階段被釋放,增加了整體力量的輸出。

*神經生理模式:這邊指伸展反射(stretch reflex),由肌肉中的「肌梭」所引發,當訓練中肌梭被快速伸展時,導致反射性地增加向心時肌肉力量輸出。

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明。假設我們在原地直膝跳時,重複進行腳落地再離地的動作。在我們的腳從碰到地板再離開地板的過程中,發生了以下三件事情:

  1. 腳尖碰地到腳掌貼地期間,為離心收縮階段(儲存彈性位能、肌梭被刺激)
  2. 腳掌貼地時,為離心階段結束到向心階段開始之前的緩衝期(彈性位能持續儲存、神經衝動傳遞)
  3. 腳掌貼地到腳尖離地,為向心收縮階段(彈性位能釋放、神經衝動刺激肌肉作用)
需注意,若在離心階段轉向心階段的緩衝期時間過長,將會大幅降低SSC的效益(即儲存的彈性位能流失、伸展反射增強能力被忽略)。

增強式訓練法的幫助

對追求運動表現的人來說,「爆發力」是非常重要的。 常見的增強式訓練有跳上跳箱、反覆跳、深跳、爆發性下墜等等。

如果有正確操作的話,增強式訓練可以有效訓練我們「在最短時間內產生最大力量」此能力(透過機械生理模式與神經生理模式)。增強式訓練的控制因素包括下列六種:

  1. 強度:可以用接觸點(單、雙腳)、速度、落地高度、自身體重或負重去調整強度
  2. 頻率:基本上一定要安排充足的休息時間,並考慮訓練者的週期安排
  3. 恢復:增強式並非有氧心肺,訓練時一定要安排適當的休息
  4. 訓練量:可由落地次數、距離、高度等來控制訓練量
  5. 計畫期程:唯有妥善規劃,才能最佳化訓練成效
  6. 漸進性:增強式訓練也必須有系統的漸進式超載

增強式訓練絕對不是隨便跳跳就好,在尚未學會正確落地技巧、擁有良好平衡能力及一定的肌力之前,必須要循序漸進的安排訓練課表,才不會造成運動傷害。建議大家最好事前做好功課或詢問過專業的教練後,再開始安排增強式訓練。

祝福大家都可以成為飛人並且安全落地。

Recommended Articles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